为贯彻落实教育部、财政部《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》(教高〔2007〕1号)和教育部《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》(教高〔2007〕2号)以及河南省关于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精神,现就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。
一、建设目的
教学团队作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织,其建设目的在于: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,落实“质量工程”,强化质量意识,深化教学改革,开发教学资源,推进教育创新,规范教学管理,切实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。同时,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,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,提高教师教学水平,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。
二、建设目标
在我院重点专业或特色专业中建立一批职称搭配合理、科研能力较强、教学效果优秀、教改成果突出、人员相对稳定、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发展潜力、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校级优秀教学团队。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,力争有部分团队成为市级和省级教学团队,并为申报国家级教学团队打好基础。
三、基本要求
(一)本科教学团队基本要求
1.团队及组成。根据各学科(专业)的具体情况,以教研室、研究所、实验室、教学基地、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,以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,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,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、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,老中青搭配、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,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。团队规模适度。
2.带头人。应为本学科(专业)的专家、教授、博士,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;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,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;品德高尚,治学严谨,具有团结、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、管理和领导能力。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院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。
3.教学工作。遵循教学规律,把教学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结合,了解学科(专业)、行业现状与趋势,追踪学科(专业)前沿,及时更新教学内容;教学方法科学,教学手段先进,重视实践性教学和多环节教学,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,培养学生发现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;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、有效、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,教学效果好,无教学事故。
4.教学研究。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,参加过院级以上教改项目、特色专业、精品课程、双语课程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等,获得过院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。
5.教材建设。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,承担过院级以上规划教材编写任务。教材使用效果好,获得过优秀教材奖等相关奖励。
6.运行和管理机制。积极探索并建立了教学团队运行机制、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和管理模式,能够为高校教学队伍建设提供示范性经验。
(二)高职教学团队基本要求
1.“双师”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组成。主要由学院专职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,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,设计、开发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。团队规模适度。
2.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。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,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、数量和质量以及学院专职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;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,学院专职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,分工协作,形成基础性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职教师完成、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。
3.带头人。应为本学科(专业)的专家、教授、研究生,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;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,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,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;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,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,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;能结合校企实际、针对专业发展方向,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,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。
4.人才培养。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,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,将学院教学管理覆盖学生培养的全过程,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;通过学院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、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,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;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好,技能水平高,用人单位欢迎,社会认可度高。
5.社会服务。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,开展职业培训、技能鉴定、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,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。
四、推荐与评选
1.教学团队以教学单位为基础构建,各教学单位也可根据实际需要,经学院同意进行跨教学单位联合组建。
2.各教学单位按照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,组织推荐工作,并填写《郑州科技学院教学团队推荐表》(见附件)。
3.学院组织专家评议,采用纸质审阅、现场答辩方式,评审确定校级教学团队立项建设项目。
4.校级教学团队每两年立项一次。
五、项目管理
1.学院设立教学团队专项建设经费,用于资助教学团队建设项目。
2.教学团队建设由所在教学单位负责监督、管理,教务处负责组织教学团队的立项、中期检查、结题验收。
3.校级教学团队立项建设周期为3年,教学团队应在建设中期接受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估检查,对未能按既定计划建设的团队提出整改意见或取消经费支持。建设周期期满,经验收合格的授予“校级优秀教学团队”称号。
4.根据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教学团队评选的有关要求,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教学团队申报,原则上从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中择优推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