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培训体系 > 信息技术培训 > 正文

我校召开2018年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研讨会

通讯员:教师发展中心发布时间:09月29日

2018年3月29日,我校召开了2018年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研讨会。常务副校长刘赛赛、副校长周文玉、校长助理、教务处处长刘亮军出席会议。教务处、管理信息中心、质量管理中心、各院(部)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,部分课程团队成员作了交流发言。此次会议由教务处执行处长、实践中心主任杨杰慧主持。

  会议主要围绕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,探讨了信息化工作的整体思路和未来发展方向,究竟如何落地,以及如何提升信息化管理效率等问题,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,总结经验,查找不足,加快我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共享,更好地服务于学生。

  校长助理、教务处处长刘亮军首先作了教学信息建设工作汇报,他从2017年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成效、2018年教学信息化建设计划、校本在线开放课程的验收标准三个方面作了阐述,并就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校院两级重视程度、教师在课程信息化建设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、已有建设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对接、教学信息化建设成果使用平台与使用维护保障、教学资源整合、课程特色培育方法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展开了讨论。

  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振峰,介绍了我校课程资源建设、平台运行、技术保障等方面的整体情况和经验。他介绍说,我校虽然在教学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,但仍应积极探索新方法、新路子,加强对教学信息化应用的研究,提升服务水平。并指出,下一阶段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应遵循“科学发展、统筹规划、立足创新”的指导原则,继续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,完善校本平台、考试平台、课程资源的开发,进一步推进两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。

  质量管理中心主任武跃民在研讨会中指出,坚持学生为主体,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,根据“点面结合、示范带动、突出实效”的原则,从政策先行、项目支撑、推广引导等方面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。

  在经验分享环节,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团队成员郑喜贵老师,以《数控技术》在线课程建设案例,就MOOC和SPOC、翻转课堂等现代教育形式进行了生动的介绍,介绍了教学作息化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,提出网络课程成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,并结合《数控技术》课程建设实际,分享了宝贵的经验,也指出了慕课建设建设中的误区。

  基础教学部杨铁柱老师、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韩灵杰老师,总结投身开放课程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不足,就网络开放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以及其他教育教学形式的相互配合、优势互补的途径、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,并就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产生的问题疑虑进行了探讨。

  副校长周文玉作总结发言,她指出,近两年我校信息化建设步入快车道,各单位积极努力,开拓进取,采取了多项推进措施,教学信息化工作取得明显效果,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周文玉校长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:一是提高思想认识,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;二是加强师生信息化培训,提升信息化素养;三是加强团队配合,增加团队凝聚力,打造精品在线课程团队。

  常务副校长刘赛赛在会上提出,我国在国家发展战略和教育发展战略层面高度重视信息化教学,信息化教学是今后教育发展的趋势,现阶段我国教育处于“教育+互联网”阶段,因此,我校的教学形式要改革,课程开发要成立团队,教育技术要继续向教学倾斜。刘赛赛校长指出,学校高度重视教学信息化建设,将继续投入人力物力,为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保驾护航。